时间:2022-10-10 17:57:50 | 浏览:384
潮涌三秦盛会至,风扬驼城嘉宾来。
8月6日,陕西省第十七届运动会将在榆林市开幕。这是在第十四届全国运动会成功举办之后陕西举办的又一场体育盛会,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2018年,榆林市获得省十七运的申办资格,省运会首次走出关中,拥抱陕北。四年来,榆林市全面对标十四运会办赛标准,30个涉赛场馆全部完成工程竣工和体育工艺“双验收”并投入使用,全国首个省运村建成并开村,38个单项竞委会高效运行,4652名志愿者集结完毕。
闪耀三秦,榆林时刻。省十七运将努力实现赛事组织创造历史、大型活动创造历史、参赛成绩创造历史、省运效应创造历史,为谱写陕西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作出更大贡献。
涉赛场馆绿色低碳
7月18日,记者走进榆林市科创新城体育中心。这里是省十七运的主会场,由体育场、体育馆、游泳馆组成。
体育场的外形设计别具一格,利用金色铝板呈现一个“沙漠之冠”的造型,成为榆林独特的地标性建筑。走进体育场,记者发现,即使没有灯光照射,室内依旧明亮。设计团队在体育场金属屋面中设置了118套光导管系统,通过聚光罩收光,在平常没有比赛的时候再通过导光管中的晶体将自然光导入室内,节能效果非常显著。
在设计“一场两馆”时,榆林市按照物尽其用的原则进行场馆修建。目前,体育场可容纳3.2万人,体育馆可容纳6400人,游泳馆可容纳2200人,充分满足群众的观赛需求。30个涉赛场馆中,新建11个、改造提升12个、利用原有学校场馆7个,实现了老旧场馆资源的重整利用。
值得一提的是,榆林市积极践行“绿色低碳办省运”理念,倾力打造“零碳省运”,省十七运场馆及配套酒店将全部实现新能源电力供应。
“我最早是田径运动员,后来当了教练、领队、体校校长,从事体育管理工作。从第九届省运会到第十六届省运会,我都参加了。这次能够参与省十七运的组织筹办,我感到十分幸运,也倍加珍惜。”榆林市体育局局长韦军说,“榆林建成了全国首个省运村,并于7月10日正式开村。我们希望运动员能在这里吃得好、住得好,用最好的状态迎接比赛。”
据韦军介绍,本届省运会后,榆林市体校的1500余名运动员将在榆林市科创新城体育中心开展日常训练。体育中心还将成为国家队、省队夏季转场训练基地,省运村也将成为科创新城的人才公寓。
竞赛组织井然有序
7月19日,省十七运迎来第一阶段首个比赛日。榆林队选手尚璐璐在青少年组女子49公斤级举重比赛中获得冠军,这是第一阶段比赛产生的首金。
省十七运参赛运动员约1万人,裁判员约2700人,各代表队领队、教练及工作人员约2300人,共计1.5万余人。本届省运会无论是在竞赛项目数量、参赛人员规模,还是在受众群体范围、社会影响力上,都将达到新高度。
相比往届省运会,省十七运首次将大学生组纳入省运会比赛序列,将往届省运会的行业组调整为群众组,将往届由省直各部门组成的代表团调整为由12个市区和省直机关组成的13个代表团,从而使省运会覆盖面更广、群众参与度更高。
同时,省十七运青少年组竞赛项目由上届的20个大项增加到28个大项,基本涵盖了我省开展的奥运和全运项目,让我省青少年可以通过省运会观看到自己喜爱的竞技项目。
此外,省十七运在竞赛场地器材规格、裁判员人数、竞赛组织流程等各项工作开展过程中,完全对标十四运会,力求严谨规范,为大赛营造井然有序的氛围。
7月5日,在省十七运体育系统动员大会上,省体育局与各市(区)代表团、省直各运动项目管理中心签订了《陕西省第十七届运动会赛风赛纪和反兴奋剂工作责任书》,进一步严明了纪律、明确了职责,为创造风清气正、廉洁干净的竞赛环境夯实了基础。
运动氛围浓厚热烈
7月19日,在一场小雨的浸润下,榆林这座“塞上森林城”更加绿意盎然。站在榆溪河生态文化公园的观景台上,记者看到,河水蜿蜒流淌,林木高低有序,市民在步道上悠闲漫步。在欣赏美景的同时,群众也能在公园的篮球场、足球场、网球场、羽毛球场等场地,尽享运动的快乐、体育的魅力。
在河滨公园,来自榆林市健步协会的100多位成员正在健步走。“知道榆林要办省十七运后,大家运动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协会成员目前有8000余人,每天几乎都有2000余人在榆林市各个公园开展健步走活动。”榆林市健步协会办公室主任米娥说,“通过健步走,大家不仅增强了抵抗力,心情也变得愉快了。”
据了解,榆林市设置体育健身活动站点554个,建立国民体质监测站点14个,发展各级社会体育指导员11327人;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达142.6万人,占常住人口的37.3%;接受国民体质监测人数达10万人次以上,总体合格率达91%。
榆林市以举办省十七运为契机,持续开展以榆林国际马拉松赛、沿黄公路自行车赛和“一县一品”等精品赛事为引领,全民健身运动会、冬季冰雪运动会等特色赛事为支撑的群众体育赛事活动,有效提升群众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运动健身已成为榆林市群众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记者 谢丛容 师念)
我们都知道,能源特别是黑色能源是非可再生的,也是我们人类,特别是中国生产生活最重要的根本性源泉。能源储量丰富的地区基本上都是富庶的地区,因为开采的能源都有不错的价格,由于附加值高、成本低,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全球有很多能源发家的国家和城市,
文明是美好,是温暖,更是力量。全国文明城市是一份荣誉,更是一份追求。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榆林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是使命所驱,印证着380多万榆林人的美丽梦想和幸福追求,每一名榆林人都是主力军。就如何更好创建,笔者有几点思考。一、统一
榆林城区的河滨公园海报新闻记者 陈嘉伟 西安报道近日,陕西榆林公布了最新的GDP数据。据榆林市统计局:2021年榆林地区生产总值突破5000亿元,创历史新高,达5435.18亿元,稳居陕西省第二,比上年增长7.9%,高于陕西全省1.4个百分
说起榆林,不得不说明朝。明朝对外政策以强硬著称,与各朝代相比,霸道硬盘。明朝初年,明军一边以大军扫灭元朝残部,一边以修长城的方式“拓地御边”。所以,也就有了榆林三十六堡。朱元璋几出塞外,将曾经不可一世的蒙古铁骑打的没有招架,就此曾经横跨欧亚
榆林,是一片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土地。早在大革命时期,就有一批革命先驱走出榆林,参加革命斗争,李子洲同志是其中的代表。土地革命时期,榆林清涧爆发起义,打响了西北地区武装反抗国民党第一枪;抗日战争时期,榆林黄河是重要的防线,多次击退日本人进攻;
榆林,古称“上郡”,始于春秋战国,兴于明清,明朝九边重镇“延绥镇“(又称榆林镇)驻地,康熙皇帝赐“两守孤城,千秋忠勇”刻碑 ,有“南塔北台中古城,六楼骑街天下名”的美誉,如此奇特城建,在神州大地实属罕见,这也是榆林成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重要标
每经记者:秦风 每经编辑:师安鹏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高光多年的榆林,如今陷入“至艰时刻”。这座能源之城,在陕西各地市经济排名中,总量仅次于省会西安。发展速度,则曾创下年度惊人增速。然而,榆林经济逐渐飙升之际,部分官员的欲望也在日益膨胀。其以
城市大了、道路宽了、绿色多了、水更清了、城市越来越宜居…这是生活在榆林广大人民群众的真实感受。自撤地设市以来,榆林不断加快推进城市建设,城市面貌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人民群众获得了更多的幸福感与归属感。规划引领,拉大城市框架“20年前,城市
倪志茂,汉族,1990年5月出生于陕西省定边县,2008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2017年8月参加工作,研究生学历。现任榆阳区人民政府副区长。 据悉:这位风华正茂,英俊潇洒,集颜值、才华于一身的年轻男子,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学院12级核技术及应
11月8日至9日,由陕西柳林酒业集团独家冠名的“柳林酒”杯2019陕西省糖酒食品交易会暨榆林地区第五届糖酒食品高峰论坛在榆林市榆阳区德和厚酒店隆重举行!本次糖酒会吸引了陕西省内外40余家白酒生产、营销企业参展,展会规模之大,种类之多实属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