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凡十年看榆林|筑梦沃野绘“丰”景——榆林大力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

时间:2022-10-10 17:36:45 | 浏览:724

十年是一个刻度,记录了砥砺奋进的征程;十年是一个节点,见证着日新月异的变化。榆林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1年的5283元,增长至2021年的15852元,年均增长11.6%,全省排名从第8位跃升至第2位;2021年城乡居民收入倍差为

十年是一个刻度,记录了砥砺奋进的征程;十年是一个节点,见证着日新月异的变化。


榆林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1年的5283元,增长至2021年的15852元,年均增长11.6%,全省排名从第8位跃升至第2位;2021年城乡居民收入倍差为2.43,较2011年缩小1.49,在城乡融合发展中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步伐愈加坚定……


党的十八大以来,榆林始终坚持城乡一体化统筹协调发展,采取一系列有力有效措施保障和改善民生,确保发展红利全民共享。特别是一步一个脚印把农村的事办好、把现代特色农业发展好,助力广大农村居民朝着共同富裕的目标不断迈进。



全力决胜脱贫攻坚


盛夏七月,塞上大地万物葱茏。走进绥德县张家砭镇郝家桥村,只见村中绿树成荫、道路干净整洁,山上是整齐划一的现代农业、规模养殖、光伏电站,山下是充满欢笑的学校、互助幸福院,乡亲们喜气洋洋地迎接着一拨又一拨前来参观的游客……一幅生态宜居、幸福和谐、欣欣向荣的美丽乡村画卷正徐徐铺展。


今日的美好生活绝不是“与生俱来”的。因地处黄土高原腹地,山大沟深、土地贫瘠,2014年郝家桥村还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236户、548人,全村贫困发生率高达30.7%。


脱贫攻坚战全面打响后,在党的好政策引领下,郝家桥村积极实施“三变”改革,深挖红色旅游资源,创新推进“红绿融合”发展,村容村貌和村民生活发生了深刻变化。2021年,该村人均纯收入达到12466元,村集体收入突破132万元,被中共中央、国务院表彰为“全国脱贫攻坚楷模”。


今日郝家桥。《当代陕西》记者 冯雪峰/摄


郝家桥村的华丽蜕变,是榆林广大农村从贫困落后迈向全面小康的一个缩影。党的十八大以来,榆林坚持将脱贫攻坚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尽锐出战、精准施策,攻坚克难、顽强拼搏,实现48.63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个贫困县全部摘帽、899个贫困村全部出列,绝对贫困和区域性整体贫困问题得到历史性解决,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与全国、全省一道步入全面小康。


牢牢守住防返贫底线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2021年起,榆林以“守底线、保供给、兴产业、推改革、促增收”为主线,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紧盯重点人群动态监测,聚力做好脱贫后续扶持,全年下达衔接资金22.9亿元,新选派驻村队伍1000支、驻村干部3100名,牢牢守住了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取得良好开局。


赵家峁村成为榆林城区居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图为赵家峁村全貌。通讯员 赵海博 摄


围绕有效防止返贫致贫,榆林实施了一系列有创新、见成效的举措——


建立“一月一推进、两月一审计、一季一点评”工作机制,围绕巩衔重点难点,一月一主题专门研究、专题推进;每两个月对专项工作进行审计,发挥审计监督作用,抓早抓小,防微杜渐;以季度为节点开展工作点评,出台季度点评办法,及时总结工作经验,查不足、促提升;在2019年出台防返贫监测办法的基础上,2021年又制定《防止返贫致贫监测预警和帮扶机制实施方案》,统筹政府、市场和社会资源,充分发挥政策叠加效应,做到“未贫即扶”,形成坚持“四个结合”思路、规范“五步监测”程序、精准落实“六项政策”的防返贫监测帮扶长效机制。


据了解,2021年,榆林对纳入监测对象的1835户、4936人全部落实了针对性帮扶措施;驻村帮扶工作在全省交流经验;消费帮扶金额达到14.02亿元,“万企兴万村”行动走在全省前列;脱贫劳动力全年就业人数达到14.2万人,实现有劳动能力、有就业意愿脱贫家庭至少有1人就业。


接续奋进乡村振兴


田畴织锦绣,沃野唱“兴”歌。


在乡村振兴的新征程上,榆林市坚持以产业振兴为基石,矢志不移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2021年以来,全市粮食播种面积保持在1092万亩,稳居全省第一;新建高标准农田73万余亩,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70%;加快“4+X”现代特色农业发展,出台马铃薯、羊子、蔬菜、山地苹果、玉米等主导产业高质量发展意见;推动乡村产业提质增效,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702个,增长率达6%。2022年,榆林还计划实施高效旱作节水农业建设项目50万亩,建成4个万亩、7个千亩、12个百亩相对集中连片旱作农业示范区。


上河集团常乐堡养殖基地湖羊羊舍一角 魏丽娟 摄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近年来,榆林还全面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广泛开展好媳妇、好公婆、文明家庭等评选活动;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成图书馆、文化馆“两馆”分馆268个和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3401个,镇村两级全民健身设施覆盖率分别达到85%、70%;狠抓村级党组织建设,创建省级标准化建设示范村42个、市级五星级村党组织107个。


以文化振兴为灵魂,促进乡村文化兴盛;以生态振兴为重点,推动乡村绿色发展;以组织振兴为引领,筑牢坚强战斗堡垒;以生活富裕为根本,着力保障改善民生;以健全机制为保障,确保各项工作落地落实……榆林“十四五”时期乡村振兴“三突出两引领”的蓝图也已绘就,即突出产业振兴,增加农民收入;突出生态振兴,深入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突出文化振兴,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发挥规划引领作用,分类指导、自下而上编好乡村振兴规划,建立科学完善的乡村振兴规划体系;发挥典型引领作用,以郝家桥、杨家沟、高西沟为试点,探索“产业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模式,走出一条可复制、可推广、可持续的乡村振兴新路子。


一项项产业落地生根,一座座村庄华丽蜕变,一个个农民喜笑颜开……如今,榆林这片热土更加充满希望,勤劳进取的塞上儿女正豪情满怀地创造着更加富裕美好的新生活。


记者 郝彦丰

来源:榆林日报微信公众号

相关资讯

仰韶文化遗址、地平线下古村落、万里黄河第一坝……带你看多彩三门峡

仰韶村遗址考古发掘现场四川在线记者 吴梦琳 吴晓铃10月17日-20日,仰韶文化发现暨中国现代考古学诞生100周年纪念大会在河南省三门峡举行,这座位于黄河之滨的美丽城市吸引了众多关注。位于三门峡渑池县境内的仰韶村,百年前的一次考古发掘,让这

细致帮扶安农心,焦作马村区农业农村区疫情下积极开展农畜产品稳产保供工作

“真是太感谢了!在马村区农业农村局工作人员的多次沟通和协调下,让我家‘滞销’的鹌鹑蛋变得很‘畅销’。如今,已全部卖出去了。”近日,河南省焦作市马村区张氏养殖专业合作社张国成喜笑颜开,为马村区农业农村局疫情之下心系农户、用实际行动维护农畜产品

没在疫情中倒下的那些商业店面,为何有了到郊区乡村投资的打算?

在上海市中心开连锁火锅店的老刘算了算这几个月的成本:租金每月十五万,员工工资、员工房租七八万,物业费一月两万多……因为疫情,上半年的“非常态”经营,让他把前两年的收益赔了个精光。近日,火锅店恢复了正常营业,但原计划的扩店经营“免谈了”。记者

陕西榆林破局谋变

本报记者 王金龙 王登海 榆林报道榆林,这座陕西最北端的城市,地处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交汇地带,自从上世纪80年代末,发现神府煤田之后,便一跃成为继鄂尔多斯之后崛起的能源新贵,被誉为中国的“科威特”。自此,榆林进入发展“快车道”,紧跟国家能源

榆林县改设为榆林市(县级市)

一、1951年6月16日陕西军区步兵独立第五团,归榆林军分区代管6月陕西军区撤销独立第二师,将步兵第四团部分人员和师部调拨咸阳编入抗美援朝部队,第四团三营编为骑兵大队,其余各营与第五团合编为陕西军区步兵独立第五团,归榆林军分区代管。此时,军

榆林横山新任两名副区长,一位来自佳县一位来自榆阳

1月7日上午,榆林市横山区一届人大常委会召开第三十一次会议,决定任命贺建湘、付振为横山区人民政府副区长。贺建湘从横山区政府网站显示信息来看,贺建湘是横山区委常委、区政府常务副区长。1969年12月出生的贺建湘,是清涧县人,1990年7月参加

文件下发4年后才开始行动,榆林36个行政村已成“黑户”

近日,陕西榆林横山区多个村的村民反映,2014年,政府要求横山区撤并160个800人以下的行政村庄,直到2018年才开始行动。在撤并过程中,又由于种种原因,有36个行政村没能撤并。最关键的问题是,陕西省民政厅已经撤销了这36个村庄的统一社会

2022中国杏花村国际酒业博览会开幕

黄河新闻网吕梁讯(记者 高增平)8月19日,2022中国杏花村国际酒业博览会在中国杏花村国际白酒交易中心开幕。各类酒行业协会代表、名酒企业、专家学者、媒体代表云集山西汾阳,共话酒业发展。吕梁借助“杏花村酒博会”这一舞台,按照“以酒为基、以旅

黄花梨又称海南黄檀木,这样珍贵的木材,农村为什么不种植呢?

导读:前几天去朋友家做客,发现他家的家具古朴古香,淡雅别致,给人一种返朴归真的感觉,一问之下才知道,这些家具是一种珍贵的木材,这种木材叫黄花梨,也有人叫它海南黄檀木,这种木材的最珍贵之处,就在于它生长速度缓慢,木质坚实,花纹漂亮,而且还散发

友情链接

SEO域名抢注宝宝起名网妈妈知道币圈恒山旅游攻略爱尔兰旅游网今日邢台澳洲进口奶粉代购飞猪旅行资讯网京东方最新消息虎宝宝名字测算网美能能源股票祁门红茶官网波斯猫资讯网靳东影迷网张艺兴歌迷网乒乓球运动网玉门关旅游攻略龙马精神电影网
今日榆林网-榆林是陕西杂粮的主产区,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丰富,被誉为“塞上明珠”。能源富集一地,有世界七大煤田之一的神府煤田。榆林拥有万里长城第一台—镇北台,中国古城榆林古城、红石峡、统万城遗址、红碱淖、榆林沙漠国家森林公园、石峁遗址、白云山、青云寺、悬空寺、高家堡古城等著名景点。
今日榆林 hesang.cn ©2022-2028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