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寻访团成员在纪念塔祭奠三鞠躬 本版图片由华商报记者 蔡勇 摄5月22日,寻访团成员在墓碑前祭奠敬酒5月22日,寻访团抵达府谷县哈镇抗日阵亡将士纪念塔府谷县哈镇原名哈拉寨,是陕蒙边界上的一个小镇。“七·七”事变后,著名抗日爱国将领——打响中国...
寻访团成员在纪念塔祭奠三鞠躬 本版图片由华商报记者 蔡勇 摄
5月22日,寻访团成员在墓碑前祭奠敬酒
5月22日,寻访团抵达府谷县哈镇抗日阵亡将士纪念塔
府谷县哈镇原名哈拉寨,是陕蒙边界上的一个小镇。“七·七”事变后,著名抗日爱国将领——打响中国军队抗日第一枪的马占山将军,奉命在大同组编“东北挺进军”,1937年底,经过绥远抗战后的马占山率部辗转进入伊盟,奉命“警卫伊盟,坚守河防”,将司令部设在哈镇赵家大院。
据史料记载,府谷是抗战时期陕西唯一被日军攻入的地方,但仅占领了一上午。
5月22日,华商报“陕西抗战遗迹寻访团”成员来到府谷县哈镇忠烈祠,在寻访中看到遗迹经当地居民和政府的保护修缮,大都保存完好。
>>遗迹现状
■抗日阵亡将士纪念塔 哈镇群众自发捐款重建
寻访团驱车经过哈镇时,远远就能看到哈拉寨西湾半山腰上矗立的东北挺进军抗日阵亡将士纪念塔,原塔为1942年建造,现塔为2004年重建。
马占山将军为本部阵亡将士修建的纪念塔高十米,是一座四棱柱体纪念碑。塔顶为半球,塔身正面嵌一巨石,上刻着马占山亲笔题写的“抗日阵亡将士纪念塔”九个大字。上下款字小一些,分别是“东北挺进军”和“马占山题”。塔的背面嵌有阵亡将士军衔名讳。塔座四周有约一亩大小的塔园,四周砖砌的花栏墙。
据府谷县文管办赵世伟介绍,在农业学大寨运动中,纪念塔被拆毁,砖石修了水库,碑石亦毁坏无存。2004年,哈镇群众自发捐资,府谷县政府拨款6万元,在原址上重建的,“原本墓碑在山对面,因铁路建设需要,与政府协商后搬到这边,2013年为将士们重设立了墓碑。”
在这座新建塔正面碑文可以看到“东北挺进军抗日阵亡将士纪念塔”,背面有马占山将军手迹“还我河山”。赵世伟介绍,“河”字中的“口”最下方一划没有合上,有人问马占山,为何不把字写全,他说,“河字写全之时,就是山川收复之时。”
华商报记者看到,纪念塔下第一座为东北挺进军骑兵六师少将师长刘桂五之墓,还清楚地记载着卒于1938年,享年36岁,辽宁朝阳人。还有司令部少将参议韩家麟,卒于1932年,享年34岁,辽宁梨树人。赵世伟说,目前,这里有名有姓的将士墓碑有一百余人,还设立了一些无字碑,纪念为抗战牺牲的无名将士。
5月22日,华商报记者、寻访团成员和专程从榆林赶来祭拜的“华山论剑西凤酒”代表等一同酒祭烈士英魂。“用最好的酒,祭奠最英勇的战士。”参与祭酒的志愿者说,“现在的幸福生活都是当年革命英烈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作为年轻人,要铭记历史,感恩生活,缅怀先烈。”
■忠烈祠 石窟内供二三百灵牌
忠烈祠位于府谷县哈镇河对岸的西湾村脚下,建于1942年,是马占山将军为祭奠江桥抗战、绥远抗战和驻守哈镇期间与日寇战斗中牺牲的将士而设立的祠堂。
祠堂坐南朝北,主体为凿崖而成的石窟。青砖建造的门庭有三个拱形门洞,顶端有葫芦状装饰物,融合蒙汉建筑的风格。门额上刻了阳文“忠烈祠”三个字。
忠烈祠内供台就山而凿,上供大小木灵牌二三百个。大牌写着牺牲校官以上人的名讳,每牌一人;小牌写尉官及士兵名讳,每牌三至五人不等。
华商报记者在祠内看到,中间最高处最大牌位上写着“东北挺进军骑兵第六师师长少将刘桂五”。两旁还摆着马占山将军的后人、现民革青海省委主委马志伟拜祭时敬献的花篮。
在祠堂门外可以看到东西各有一间大小结构完全相同的砖平房,是工作人员居住和存放祭品的地方,其北向的山墙上分别绘有《世界地图》和《中国地图》。
赵世伟说,忠烈祠前院原来有一座拜碑亭,上世纪七十年代坍塌了,现有四棱石碑一通,北向刻着傅作义的隶书题词:“浩气长存”;东向是邓宝珊将军题联“碧血有痕留战垒,青山无语拜碑亭”;西向是马占山部下慕新亚、郭殿文、王鼎三人合署的题联:“飒爽英姿铁马金戈一梦,峥嵘片石边风赛月千秋”;南向是马占山将军撰写的碑文。
现在,忠烈祠前已经可以看到马占山纪念馆的轮廓,未来这里将被统一保护。
■秀芳图书馆 以马占山表字“秀芳”命名
马占山将军在哈镇期间,不仅守卫边防,还非常重视教育,修缮学校。华商报记者在距离哈镇很远的地方就能看到一座白色建筑,即是现在的哈镇学校。几十年前,马占山修建的秀芳图书馆,就位于哈镇学校院内。
哈镇学校语文老师陈毅是土生土长的哈镇人,对这段历史耳熟能详。陈毅说,1939年,马占山将军到哈镇后,看到当地教育落后,便发动军官捐款修建一所小学,他自己率先垂范捐100大洋,这次共捐助3000多大洋。新建学校有6个大教室,校长室、会议室、教员室、伙房、学生宿舍等一应俱全。
“马占山离开哈镇的时候,给居民们留下了很多衣物、被褥等生活用品和麻花等食物,对老乡们说:‘我们在这里八年打扰你们了,我们要走了,你们搬回家去用吧。’”哈镇学校退休老教师韩老先生今年70岁,对哈拉寨的马占山将军历史颇有研究,他介绍,“当年马占山将军在哈拉寨驻守,指挥伊盟抗战,不仅保卫了祖国,还为哈镇做了很大贡献。此外,他一方面全力抗战,另一方面也和共产党保持了良好的关系,保卫了大后方的安全。”
秀芳图书馆就是马占山在哈镇学校校园中央修建的一座图书馆,一层为砖砌正方形厅室,每边宽约5米,高约6米,二层为木结构飞檐八角亭。华商报记者在这里看到,一层正门门额上砖匾以马占山的表字“秀芳”命名,书写“秀芳图书馆”。后壁上方正中砖池内书“启聪迪智”。上层八角木亭青砖盖顶,顶端正中用葫芦砖雕装饰,八角飞檐翼然高翘。檐下八条横枋上分别刻有“提高地方文化”、“培育国家英才”、“保护公共建设”、“创造育人基础”和“明礼仪”、“知廉耻”、“负责任”、“守纪律”的字样。八方柱顶木雕龙头流云,颇具艺术性。
“秀芳图书馆一直保持原貌,只进行了简单的修缮,把原来的青瓦换成了黄色琉璃瓦,内部的二层阁楼,还可以上去。因为里面很小,后人判断这里放不了多少存书,很可能是马占山将军读书的地方。”据哈镇学校校长张海平介绍,“哈镇学校是一所九年制学校,最多时有六百多名学生,但十年内生源流失严重,现在全校有90多名学生,还出现了八年级断层现象。”
■赵家大院 保留着当年哈拉寨民居原貌
赵家大院原本是三进院落,是哈拉寨最大的家族赵姓家族所有,马占山将军到来后,就将这里征用作了司令部,后来院落被毁,仅存一面墙,在哈镇居民提供的老照片中,还能清楚地看到墙面上留下的枪眼。
现在的赵家大院在哈镇压后街沙梁村14号,是当年马占山在哈镇居住的地方。原本是赵姓居住的四合院,9间正房分为三室;东西厢房各六间,也分为三室,南房两室共五间,左右是大门和马厩。院中心有一个大花坛,还有陕北民居常用的地窖,在冬天储藏食物和蔬菜。赵世伟说:“赵姓祖上曾是富户,当时已沦为贫民。马占山将军驻哈镇期间,家眷和他本人就住在此院正房中间一室,和赵姓居民同居一院。虽然已经过去几十年,这座院落在赵家后人的居住和修缮下,依然完好无损,保留着当年的哈拉寨民居原貌。”
据当地的老人回忆,赵家大院的正房,当年马占山和五太太居住,“大太太当时已经过世,其余三个太太在重庆,五太太是山西河曲人,是邓宝珊将军给马占山介绍的。”
现在的赵家大院,已经无人居住,随着经济发展,赵姓居民大都搬到县城居住,赵家大院最中间的正房,就是当年马占山将军所居住的房间。赵姓居民的邻居为华商报记者和寻访团成员打开房门,房中还放着主人搬家前的被褥和物品,中间的组合柜曾是当地居民最时兴的家居,上面还贴着主人的全家福和孩子的照片。
■育婴堂 用来收养被遗弃的孩子
“当时哈拉寨弃婴现象严重,马占山为此修建了育婴堂,用来收养被遗弃的孩子,让他们可以在这里生活成长。”赵世伟介绍,“育婴堂就像现在的福利院,是马占山在哈拉寨期间做的慈善事业。”
育婴堂位于哈镇惠家沟村温家塔,一个依山脚而建的中型四合院。砖砌拱形大门额上匾池内书“哈拉寨育婴堂”6个字。正房是一进两开7间平房的育婴堂,东西厢房各三间为工作人员居住,门两侧是厨房和库房。土地改革中分给一王姓村民居住,现在东厢房坍塌,正房被现在住户翻修,其余如旧。
本版稿件由华商报记者 任娇 采写
>>史海寻遗
日军停留府谷 因惧怕黄河退回
从1937年底到1945年8月18日,马占山率部在哈镇驻守8年,8年间多次抗击日寇,经历大小数十战。期间,他帮助地方修河堤、办学校、兴慈善事业,立纪念塔和忠烈祠纪念本部抗日阵亡将士,深得到民众拥护,马占山将军的英名至今仍流传在当地群众中间。
据史料记载,陕西北大门府谷是抗战时期陕西唯一被日军攻入的地方,但也仅仅停留了一个上午,就匆匆折返。当地居民说:“当时日军攻入山西保德县,但因黄河险恶,无法进入陕西,很小一部分趁早上水流小的时候渡船过来,但害怕水流增大后无法及时回去,加之害怕无法应付马占山的兵力,仅在府谷待了一上午就退回山西了。”
>>寻访心得
西北大学历史学院路中康老师:
青山脚下,大河畔上,方碑如剑,忠祠肃穆,哈拉名镇,英烈忠魂。江桥抗战,绥远浴血,东北挺进,西安力持,北平和解,将军威武。
西北大学历史学院罗毅老师:
看到哈镇学校校园内的遗迹,想到马占山将军于战火纷飞之中,枕戈待旦之际,犹不忘重视和发展教育,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自立自强的精神。
志愿者王倩倩:
在陕西的最北边,我们来到府谷哈镇抗日阵亡将士纪念碑,天空很高,周围风景很好。用酒祭奠英烈,让我们更明白他们的伟大牺牲,明白守卫我们大好河山的意义。
志愿者刘春萍:
战争对国家和人民都是巨大的损失和伤害,抗日战争胜利七十周年,希望日本正视历史为两国交往奠定良好基础,中国人民理性爱国,在新的国际环境中战争都是对双方建设成就的消耗,在国际法引导下合作才能共赢。
编辑:曹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