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0-10 17:12:22 | 浏览:2519
乡村要振兴,人才是支撑。有这样一群人,虽远赴他乡却心系家乡,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以及家乡的召唤,反哺桑梓,以多种方式投身家乡建设,成为一支扎根人民的乡村振兴生力军,他们就是“乡贤”。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中明确提出要“积极发挥新乡贤作用”,在新时代条件下,大力弘扬乡贤文化,积极发挥乡贤的独特作用,不仅有助于深入挖掘和传承传统乡村文化,弥补乡村振兴中人才空心化的短板,而且对于提升治理能力等都具有重要的作用。为此,榆阳区近年来充分发挥乡贤人才在乡村振兴中的重要作用,激活乡贤资源、凝聚乡贤智慧、汇集乡贤力量,以乡情乡愁为纽带,引导新乡贤发挥参谋助手、示范引领和桥梁纽带作用,凝聚乡贤力量,助力乡村治理。
积极号召乡贤参与辅治,让基层党组织强起来。近年来,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农村人才流失问题日趋严重,乡村治理能力明显减弱。为了缓解乡村人才短缺的问题,提升乡村治理能力,从2014年起,榆阳区提出乡镇每年通过进村入户、走访调查、电话联系以及群众推荐的方式,摸清乡贤底数,运用乡情亲情等力量,积极号召致富能手、复转军人、外出务工经商返乡人员以及优秀大学生村官参与村党支部书记选拔,并采取分级分类的方式对党支部书记进行培训,推荐政治素质好、参政能力强的优秀党支部书记作为各级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以此激发他们的干事创业热情,拓宽发展空间,为农民的致富增收和农村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全区涌现出一大批致富带富能力强的“领头雁”。目前,全区村“两委”换届后“一肩挑”当中,致富能手、外出务工经商返乡人员、本土大学毕业生、退役军人等“四类人员”共293人,占92.43%,其中共有115名年轻优秀大学毕业生、退伍军人、返乡创业人才、致富能人新当选村支部书记。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当数古塔镇赵家峁村党支部书记张春平。2013年初,张春平被乡亲们“请回”村里,选成了村党支部书记。上任伊始,面对主导产业薄弱、大量耕地撂荒、群众增收困难的局面,张春平带领村“两委”班子在多方调研、结合实际的基础上,按照“党建引领、改革先行、产业融合、精准脱贫、乡村振兴”的发展思路,大胆探索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大力发展集体经济,走出了一条党支部引领“三变”改革、合作社实现“三连”发展、村集体经济“三产”融合的共同富裕新路径,连续四年分红480万元,先后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两项国字号荣誉,一举成为全市、全省乃至全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明星村。
榆阳赵家峁村返乡创业乡贤张春平
广泛呼吁乡贤反哺故里,让群众生活富起来。乡村振兴呼唤“归雁经济”,各级政府主动出击,依托乡土之情,搭建平台,采取“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的措施,通过邀请在外乡贤回乡考察,召开乡贤座谈会、茶话会、联谊会、研讨会,建立微信交流群等方式,联结五湖四海的游子,集结各个领域的在外精英,为乡贤搭建参与乡村振兴的平台和机制,让更多乡贤看到家乡变化,听到老乡心声,投资或投身于家乡建设。
一是投资乡村产业和基础设施建设项目。2011年底,鱼河峁镇黄崖窑村外出能人王玉生响应返乡创业的号召,放下榆林市生源物资有限公司董事长的身份,一头扎进沟壑纵横的黄崖窑村,一干就是10年。十年来,王玉生个人无偿投入1000多万元建设家乡,从村里的基础设施建设开始,新修通村道路、硬化巷道、建设了村两委阵地和戏楼文化广场,配套了绿化、美化、亮化设施,村集体先后流转1200亩土地,种植500亩油菜花,建成果园1200亩,连续三年举办“油菜花节”,累计接待游客1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40多万元,带动本村40多人就业。2020年,黄崖窑村集体收入63.5万元,村民人均收入达1.4万元。黄崖窑村先后被评为“陕西省美丽乡村标准化建设试点村”“陕西省水土保持示范区”“陕西省乡村旅游示范村”。王玉生也获得“全国优秀农民工”“陕西省脱贫攻坚奖奋进奖”等荣誉。巴拉素镇大旭吕村乡贤能人刘江斌按照“企业投资运营、合作社土地入股分红、农户参与受益”模式,建起了全镇第一座玉米烘干厂;补浪河乡魏家峁村乡贤能人思耀国经营1000亩家庭农场的同时,指导帮助周边村成立家庭农场、合作社17个,带动农户养殖湖羊2万多只。他说,“自己富了不算本事,带动更多的群众致富才是能人。”
榆阳区黄崖窑村返乡能人王玉生
二是招商引资引来金凤凰。2020年9月,成立西安榆阳商会,秉承“桥梁、服务、发展”的宗旨,当好榆阳乡贤的“贴心人”、榆阳发展的“联络人”、榆阳形象的“代言人”,积极为家乡宣传推介、牵桥搭线,为家乡引荐了一批匹配度高、投资规模大、发展前景好的优质项目,带动更多的企业到榆阳投资兴业,为宣传榆阳、推荐榆阳、投资榆阳作出了重要贡献,共同推进家乡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三是为家乡未来发展出谋划策。广泛建立“乡贤会”,便于在外游子之间相互合作和交流,联情联谊,拓宽平台,为乡村振兴进一步尽心尽力、献计献策。2022年3月,上盐湾镇召开了“乡贤归来,振兴盐湾”座谈会,诚挚邀请在外从政经商的乡贤代表50余人共叙乡情乡谊,共商发展大计。
榆阳区上盐湾镇乡贤归来,振兴盐湾座谈会
组织乡贤参与乡村治理,让广大群众动起来。2020年,榆阳区制定出台《关于组织发动社会组织广泛参与社会治理的实施意见》,组织“乡贤”力量参与乡村治理,以乡贤文化为农村精神文明塑形、铸魂,让优秀乡贤参与基层治理,不仅有助于提高村级组织的公信力与认同感,引导各方参与乡村治理,形成“说话有人听、办事有人跟”的强大组织力和动员力。
一是成立村民议事会、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禁毒禁赌会,让乡贤发挥工作经验丰富、对家乡感情深厚的作用,参与到民生实事决策、民间矛盾调解、文明新风倡导等乡村治理中来,修订完善村规民约,深入推进移风易俗工作,在政府和百姓之间架起连心桥,更好地促进乡村社会和谐发展。2019年7月,鱼河峁镇柏盖梁村成立暑假爱心学堂,招募本村4名大学生作为志愿者老师,免费为本村27名学生开展了为期21天的暑假志愿辅导服务,丰富孩子们的假期生活。家长志愿加入村集体组织的党群服务站充当志愿者,根据个人能力认领力所能及的公益活动,参与村级公益事业,爱心学堂既托起了贫困学生的梦想,又传递了满满正能量。
榆阳区柏盖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