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拓榆阳”,榆林城的传奇史

时间:2022-10-10 17:58:41 | 浏览:1124

每一座城市,都有一段属于自己的传奇。或跌宕起伏,或百转千回,或否极泰来,而在陕北之北,榆林的这一面铭刻在历史画卷中。正娓娓道来,属于它的传奇史!延绥镇卫城榆林城东倚驼峰山、西临榆溪河、南带榆阳水、北锁红石峡,位于明长城要道,遂成为“九塞岩险

每一座城市,

都有一段属于自己的传奇。

或跌宕起伏,或百转千回,

或否极泰来,

而在陕北之北,

榆林的这一面铭刻在历史画卷中。

正娓娓道来,属于它的传奇史!


延绥镇卫城榆林城东倚驼峰山、西临榆溪河、南带榆阳水、北锁红石峡,位于明长城要道,遂成为“九塞岩险第一,绵亘千里,延绥五路之襟喉,三秦之要区,孤悬绝漠,控制诸边,左提右携,罥足扼吭”的“边陲冲要,全陕藩篱”,为当时的九边重镇之一。

榆林自建立以来就以其无可替代的军事地位,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这也使得,“战争”成为当时榆林的主旋律,从而开启了榆林历史中浓墨重彩的篇章——三拓榆阳


九边重镇,开启史诗篇章

时间,是古城的皱纹,记录着每一季的年轮。与中国的古老历史比起来,榆林的历史是从有明一代才开始浮出水面的。

明朝初期,今天的榆林市区还是一个小小的要塞,到了明朝中叶,为了抵御蒙古军队闪电式的掠夺入侵,军事治所从绥德迁往榆林,从这时起,榆林卫便成为长城沿线的九边重镇之一。

“城墙高耸,岗哨林立,店铺栉比,人烟麇集,衙署密布,役员满街”……榆林的历史也从此翻开新的一页。历史是城市的“根”,文化是城市的“魂”。

秉承悠久厚重的历史文脉,沐浴灿烂隽永的人文光辉,此后,榆林蓄势待发,伫立在流逝的时光长河中,见证塞上从古至今的风风雨雨。



三拓榆阳,氤氲历史烟云

在几百年的历史进程之中,榆林曾拥有一派繁华与昌盛的景象,也曾经历数次血与火的洗礼。要说榆林之繁华,当属明朝。也正是从明朝起,榆林才开始经营修建、扩建城池,“三拓”成今天榆林古城的模样。

《榆林府志》说:“按三拓榆城,先置者北城,今之上帝庙高台即当年南城基边,内有钟楼一,今无,而士人犹称钟楼山焉。嗣将南城展至凯歌楼为止,之楼即当年之南门,现有‘古怀德门’四字,后复展至现在南门为止,故旧有北城、中城、南城之曰。”

成化二十二年(1486年)巡抚黄黻将原堡城向北展筑,城周约六里,在北城修建一座名为“镇榆楼”的城楼,楼下未开北门,但东门威宁门和西门广榆门成为北城的标志,这也是一拓榆阳的历史。


二拓榆阳在弘治五年(1492年),巡抚熊绣将城垣向南新扩,城周长约7里,增设西门即宣威门,东门振武门,南门怀德门。这次展修的城垣俗称中城。


第三次则是在正德十年(1515年),延绥镇总制邓璋将南城推至榆阳河沿,新扩城周长13里,筑起南门(镇远门),并设西门二,北叫龙德门,南叫新乐门,同时也修建了凌霄塔。


三拓榆阳,目睹了数百年沧桑巨变的古城,从榆林庄、榆林寨、榆林卫、榆林府等到如今的榆林市;也用一块块城墙记录着渗透一滴滴汗水的故事,镶嵌着一个个建设者的名字。

延绥镇都督王祯、巡抚余子俊、巡抚黄黻、巡抚熊绣,以及延绥镇总制邓璋等等,功崇惟志、业广为勤,他们一笔一画地书写了古城历史。



岁月变迁,成就驼城美誉

从建城到三次拓城,榆林在六七十年间,从军事出发,逐渐向政治靠拢,最终完成了集军事、政治、经济、文化于一体的华丽转身,成为陕北第一大镇。

也让这里有了“南塔北台中古城,六楼骑街天下名”之名,造就古城的历史精神脊梁,更有了“小北京”之称。

三拓榆阳,是榆林军事地位升级的见证。翻开史册,穿越时空,历史在悄悄地阐述那属于驼城的古老故事。榆林完成了自身宿命的兴废更迭,也为后人留下了无尽的文化资源。


如今,古旧的砖块瓦砾,似乎有着说不完的故事,每一块都有着它独特的生命力,历史的风风雨雨早已化成了那斑驳的墙壁,等待着我们去找寻那些丢失的秘密。

一座城市,有历史才有底蕴,有文化才有内涵。榆林,从历史深处,轻翻了多少岁月,一步步款款走来,走出榆林庄的简朴,走出榆林寨的凝重,走出榆林镇的渴望……

如今,榆林依旧徜徉在历史长河中,静静伫立在陕北塞上,闪耀着璀璨的文化之光,仿若一幅卷帙浩繁的历史画卷,随着时间的轨迹,沿着历史的车辙,沉稳前行。


来源:榆阳文旅文广

相关资讯

能源新都、塞上明珠,榆林和鄂尔多斯,究竟谁更强?

我们都知道,能源特别是黑色能源是非可再生的,也是我们人类,特别是中国生产生活最重要的根本性源泉。能源储量丰富的地区基本上都是富庶的地区,因为开采的能源都有不错的价格,由于附加值高、成本低,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全球有很多能源发家的国家和城市,

借九边重镇榆林,说明朝往事

说起榆林,不得不说明朝。明朝对外政策以强硬著称,与各朝代相比,霸道硬盘。明朝初年,明军一边以大军扫灭元朝残部,一边以修长城的方式“拓地御边”。所以,也就有了榆林三十六堡。朱元璋几出塞外,将曾经不可一世的蒙古铁骑打的没有招架,就此曾经横跨欧亚

从清涧起义到中共中央转战陕北,榆林红色旅游纪念地一览

榆林,是一片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土地。早在大革命时期,就有一批革命先驱走出榆林,参加革命斗争,李子洲同志是其中的代表。土地革命时期,榆林清涧爆发起义,打响了西北地区武装反抗国民党第一枪;抗日战争时期,榆林黄河是重要的防线,多次击退日本人进攻;

榆林的“至艰时刻”

每经记者:秦风 每经编辑:师安鹏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高光多年的榆林,如今陷入“至艰时刻”。这座能源之城,在陕西各地市经济排名中,总量仅次于省会西安。发展速度,则曾创下年度惊人增速。然而,榆林经济逐渐飙升之际,部分官员的欲望也在日益膨胀。其以

城市大了、绿色多了、水更清了……如今的榆林,认不出来了

城市大了、道路宽了、绿色多了、水更清了、城市越来越宜居…这是生活在榆林广大人民群众的真实感受。自撤地设市以来,榆林不断加快推进城市建设,城市面貌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人民群众获得了更多的幸福感与归属感。规划引领,拉大城市框架“20年前,城市

榆林县改设为榆林市(县级市)

一、1951年6月16日陕西军区步兵独立第五团,归榆林军分区代管6月陕西军区撤销独立第二师,将步兵第四团部分人员和师部调拨咸阳编入抗美援朝部队,第四团三营编为骑兵大队,其余各营与第五团合编为陕西军区步兵独立第五团,归榆林军分区代管。此时,军

榆林市榆阳区:飞播造林筑起绿色生态屏障

沙海披绿装,荒漠变绿洲‍。1984年以来,陕西省榆林市榆阳区响应国家政策,把人力所不能及的远沙、大沙采用飞播的办法,经过38年的综合治理,全区共完成飞播造林160多万亩,将过去毫无人烟的“不毛之地”变成了“沙漠绿洲”‍,林木覆盖率从1.9%

榆林90后小伙任榆阳区副区长

倪志茂,汉族,1990年5月出生于陕西省定边县,2008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2017年8月参加工作,研究生学历。现任榆阳区人民政府副区长。 据悉:这位风华正茂,英俊潇洒,集颜值、才华于一身的年轻男子,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学院12级核技术及应

榆林横山新任两名副区长,一位来自佳县一位来自榆阳

1月7日上午,榆林市横山区一届人大常委会召开第三十一次会议,决定任命贺建湘、付振为横山区人民政府副区长。贺建湘从横山区政府网站显示信息来看,贺建湘是横山区委常委、区政府常务副区长。1969年12月出生的贺建湘,是清涧县人,1990年7月参加

文件下发4年后才开始行动,榆林36个行政村已成“黑户”

近日,陕西榆林横山区多个村的村民反映,2014年,政府要求横山区撤并160个800人以下的行政村庄,直到2018年才开始行动。在撤并过程中,又由于种种原因,有36个行政村没能撤并。最关键的问题是,陕西省民政厅已经撤销了这36个村庄的统一社会

友情链接

SEO域名抢注宝宝起名网妈妈知道币圈南宁旅游网周大生珠宝佛山照明灯饰网新加坡旅游网广州交友相亲网美容整形网帕加尼跑车网刘耀文歌迷网翼装飞行运动网美赞臣奶粉评价网化妆品排行网男装奢侈品牌网昆仑山游玩攻略泉州新闻资讯网数字能量研究中心
今日榆林网-榆林是陕西杂粮的主产区,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丰富,被誉为“塞上明珠”。能源富集一地,有世界七大煤田之一的神府煤田。榆林拥有万里长城第一台—镇北台,中国古城榆林古城、红石峡、统万城遗址、红碱淖、榆林沙漠国家森林公园、石峁遗址、白云山、青云寺、悬空寺、高家堡古城等著名景点。
今日榆林 hesang.cn ©2022-2028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