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0-08 13:55:30 | 浏览:1362
2021年上半年,陕西经济总量超过1.35万亿元,位居全国第15位,西部省份第二。
那么,如果对比全省各地市经济运行情况,有了哪些新变化,哪些城市弯道超车?
1
全省8个市两位数增长,延安增速最高
上半年陕西11个地市(含杨凌示范区),GDP过千亿有4个:西安、榆林、宝鸡和咸阳。
西安、榆林稳坐头两把交椅,分别是5099.62亿元和2212.76亿元,但两者差距缩小。2021年上半年,榆林的GDP规模相当于西安的43.4%。而在2020年同期,榆林是西安的38.5%。
因去年上半年疫情导致的低基数,今年上半年,全省11个地市(区),8个经济增速达到两位数。分别是:榆林、咸阳、渭南、延安、汉中、安康、商洛和铜川。
今年上半年,渭南、铜川经济增速相同,商洛与榆林“打成平手”。
拆分到一、二季度,仅延安、商洛GDP增速超过一季度。所以,各地增长后劲值得关注。
全省增长最快是延安的13.5%。当地三次产业里,二产在上半年增长最快,拉动延安GDP增长9个百分点,特别是规上工业,增长17.2%,位居全省第一。今年以来,原油和大宗商品市场走强,而石油工业也是延安经济发展“支柱”、当地规上工业的晴雨表。
同时,上半年延安一产增长率7.4%,在各地市最高。
陕西省经济学学会会长张鸿分析,上半年经济增速较快地市主要是抓住了产业转型机遇,还有些地市因经济规模基数较高,缺乏新的经济增长点而导致增速放缓。
张鸿认为,面对疫情防控及经济发展挑战,工业经济应作为增长的抓手。农业基础较好地区可挖掘加工业附加值。同时,建设拥有自主权的平台经济,实现科技成果的市场化转换。
目前,全省工业产值最高城市是榆林,上半年工业增加值达1495.56亿元。其次是西安,工业增加值983.29亿元。此外,上半年工业增加值超过500亿元的有宝鸡、延安。
2
谁是陕西“第3城”?宝鸡表现强劲
在陕西省内,西安、榆林的经济总量,稳居前两位。
那么,谁是陕西经济“第3城”?宝鸡、咸阳看来各有千秋。
两地同为历史文化名城,宝鸡地处关中西部,曾是西北地区仅次于西安、兰州的第三大工业城市,工业基础雄厚。咸阳位于关中中部,常住人口395.98万,超过宝鸡,居全省第三。
在行政区划上,咸阳下辖2区2市(县级市)9县,宝鸡辖4区8县,2007-2018年,咸阳GDP总量曾超过宝鸡。2019、2020年两年,宝鸡超过咸阳。
今年初,宝鸡调整区划,下辖凤翔县撤县设区。而咸阳突然发力,2021年一季度创下全省最高经济增速,一度以526.99亿元超过宝鸡的511.25亿元。
截至上半年结束,宝鸡经济总量,再次反超咸阳,但二者差距仅25.84亿元。
目前,宝鸡在工业领域不遑多让,今年上半年二产增加值达656.39亿元,相当于咸阳552.69亿元的1倍多。咸阳在农牧林渔、服务业更胜一筹。上半年,咸阳第一产业、第三产业分别为82.43亿元、483.32亿元,超过宝鸡的58.79亿元和429.1亿元。
此外,投资、消费、外贸等“三驾马车”,咸阳上半年增速要快于宝鸡。
3
非公有制经济占比,全省呈现“南高北低”
两年前,陕西出台“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33条”意见,助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2020年,在疫情冲击和市场变化下,陕西非公经济比重曾先降后升。2021年上半年,陕西非公经济增加值6956.46亿元,同比增加17.6%,占全省GDP比重51.4%。
在陕西省内,哪些城市的非公有制经济对地区贡献更高呢?
各地非公经济规模排名,与地区GDP排位相近。只不过,延安上半年生产总值要超过汉中,安康,但在非公经济增加值方面,有所不及。
对比全省非公经济占GDP比重51.4%,西安、咸阳、汉中、安康、商洛、铜川和杨凌等7个地区超过全省,宝鸡非公经济占GDP比重与全省持平。
其中,安康非公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最高,今年上半年达61%。
陕西省统计局此前指出,由于各区域资源禀赋、发展条件和经济基础各不同,特别是经济结构的差异,我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存在不平衡。南高北低、西快东缓的发展格局仍未打破。
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教授李富有则表示,近年来,陕西非公经济有了显著发展,但与中东部省份相比,在企业规模、地区经济占比、科技含量、经营理念和管理水平、信贷和营商环境等方面仍存在提升空间。
4
上半年人均GDP,榆林达6.1万
今年5月,“七普”公布的最新人口数据,让各地人均GDP发生较大变化。
据“七普”结果,西安是全省唯一人口超过千万的城市。渭南以468.87万常住人口,排在第二。人口超过300万有咸阳、榆林、宝鸡和汉中。铜川、杨凌,常住人口均不足100万。
榆林人口数虽只是全省第4,人均GDP却遥遥领先。今年上半年,榆林人均GDP约6.1万元,相当于西安人均GDP(3.94万元)的1.5倍。
各地市人均GDP差异较大。“七普”显示,陕西全省常住人口为39528999人。2021年上半年,陕西实现生产总值13542.6亿元。据此计算,上半年陕西人均GDP约3.43万元。若以此作为全省“平均线”。那么,上半年有榆林、西安、延安、宝鸡四城迈过“平均线”。
人口是影响地区经济的因素之一,地区经济与人口流动又相互作用。
从“六普”到“七普”,西安是陕西省内人口增幅最大城市。除了西安,这十年间,人口增量较明显的城市还有榆林、延安,这是陕西人均GDP最高的3个市。
5
各地财力排名,西安、榆林上半年已超百亿
GDP总量、财政收入规模,都是反映地方经济发展的指标。如果把城市比作一家企业,GDP好比企业年度总业绩,财政收入则相当于利润水平。
在陕西省内,西安地方财政收入处于领跑位置。西安身后,财力较强是榆林、延安。
上半年,榆林地方财政收入超过百亿,增速也是全省最快。此外,虽然延安GDP全省第6,但在地方财政收入方面,却超过宝鸡、咸阳、渭南。
一位财税人士介绍,一般地方财政收入来源有两类,一是税收收入,二是非税收入。
其中,税收收入包括增值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房产税、印花税、城镇土地使用税、车船税、契税等各类税种。非税收入包括专项收入、行政事业收费、罚没收入、政府住房基金、国有资源(资产)有偿使用收入、国有资本经营收入等。
由于税收收入更规范且与经济联系紧密。财政收入里税收占比高,往往更体现收入质量。而行政事业性收费、罚没收入等非税收入,则取决于地方增收意愿。
一座城市的公共预算规模与城市需求是否匹配,可能影响当地可持续发展能力。同时,经济与企业健康发展,将给能地方创造更多税收收入。
因为地理区位、历史因素、资源禀赋等先天条件不同,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较大。
今年下半年,陕西各地市面对疫情防控与经济增长双重挑战。尊重市场规律,找准适合自己路径,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落脚点,将推动社会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来源:【宝鸡渭滨区融媒体中心】渭滨区依托茵香河文化旅游度假区内自然景观及独特的区位优势,致力打造一个集城市文化社交、休闲娱乐购物旅游为一体的山水生态大城——中华如意城,届时将成为“生态、康养、文化、教育、配套、社群”六大维度于一体的国家级康
宝鸡新闻网讯 3月19日,一场大风降温“叫停”了连日来温暖舒适的向阳春。在渭北原上的凤翔区,室外体感温度降到4℃。“您好,请出示您的通行证明。”在凤翔区秦凤路与雍兴路汇合的大转盘西路口,一道伸展开的警戒栏隔断了东西通行的车辆,由交警大队的赵
《看咸阳》讯:十年来,咸阳市城市管理执法局围绕让城市更有序、更整洁、更安全的目标,强化市容市貌、绿化管护、市政设施维护等工作,全力推进创文成果,让咸阳朝着更文明、更美丽、更幸福的方向不断迈进。十年来,咸阳市城市管理执法局积极开展各类专项整治
继西安高新区2018年托管了12个街镇之后,咸阳高新区也要强势扩容。9月1日上午,咸阳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对外正式宣布咸阳高新区优化整合情况——咸阳市新兴纺织工业园整体并入咸阳高新区,优化整合兴平市西吴街道、阜寨镇。优化整合
一、1938年12月5日毛泽东派绥德警备区司令员陈奇涵携带致邓宝珊将军亲笔书信到榆林12月毛泽东派绥德警备区司令员陈奇涵携带致邓宝珊将军亲笔书信到榆林,商谈抗日事宜。二、1943年12月5日中共中央西北局召开陕甘宁边区劳动英雄及模范工作者代
今年4月15日是第七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连日来,榆林市榆阳区结合当前疫情防控形势,围绕“树牢总体国家安全观,感悟新时代国家安全成就,为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营造良好氛围”主题,灵活运用多种形式,通过开展专题讲座、发出倡议书、开设线上宣传专
撰 稿:宋彦成编 辑:唐执简作为陕西省第二大市,榆林的转型升级历来为外界所关注,尤其是以能源经济为主导的北六县(市),对于榆林经济总量的贡献居功至伟。不过,“双碳”“双控”背景下,在榆林各区县中,经济总量仅次于神木市的榆阳区,压力传导,“阵
榆林,古称“上郡”,始于春秋战国,兴于明清,明朝九边重镇“延绥镇“(又称榆林镇)驻地,康熙皇帝赐“两守孤城,千秋忠勇”刻碑[1],有“南塔北台中古城,六楼骑街天下名”的美誉,如此奇特城建,在神州大地实属罕见,这也是榆林成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重
洋河股份连获四大奖项:洋河股份荣获2022年度ESG特别奖;洋河股份董事长张联东荣获“2022中国酒业优秀企业家”称号;“梦之蓝M6+”荣获“2022中国酒业最受欢迎国潮品牌”;海之蓝荣获“2022中国酒业最受Z世代”喜爱品牌。荣获四项殊荣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姜艳鑫 黄兴利 北京报道古井贡酒在半年前为扩产能定向增发的股票于1月24日解除限售。1月24日,古井贡2500万股股票解除限售,这些股票是古井贡酒在2021年7月20日为扩建产能定